
论坛由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会长、科技部原副部长张来武主持,围绕在国家科技部2015年启动的国家食品安全创新工程框架下,依托食品安全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诚信联盟,在贵州省食品安全云的建设实践中,借助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探讨构建以国家食品安全创新体系为支撑,诚信为基础、创新为常态、共赢为目的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形成全球人与自然良性互动、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创新机制,达成生态良好、食品安全产业链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共识进行讨论。

李保芳书记在论坛中发表名为《建设“最精确的食品安全”保障工程》主题演讲,他表示,茅台酒之所以获得全球消费者的喜爱,不断赢得国际性声誉,离不开不断发展的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茅台的保障体系开始进入“最精确的食品安全”阶段。食品安全工程,是中国食品工业推动大数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的导入,为我们提升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为形成点、线、面全向互动打下了坚实基础。茅台不断引入信息科技的最新成果,将茅台酒的生产、分销与食品安全工程数据化、建立全球化茅台的大数据体系,在行业内第一个建立起“最精确的食品安全”保障工程。
“什么叫‘最精确’?就是可查询、可追溯每一个数据点,其背后就是茅台建构的大数据平台。茅台已建立起原料采购、智慧生产、数据仓储、全球流通、销售消费、公众服务、消费圈群的结构化数据库,形成茅台酒的全数据收集、分析与应用系统。我不管出差到哪里,都可以随时掌握一瓶茅台酒在任何节点上的情况;全球任何一名消费者,只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查询他消费的茅台酒的数据。大数据的应用,已让茅台实现了食品安全的透明化、精准化。”李保芳书记在演讲中表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对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一直是茅台人最首要的使命和责任。
李保芳书记在发言中介绍,贵州茅台集团拥有全球领先的自主检测手段——全行业首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首家CNAS认证白酒检测实验室。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为基础,打造了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含预警、研发、评估、监控于一体的食品安全控制“四大平台”,使得茅台通过发达国家苛刻的质量审验,全面进入世界主流酒业市场。

生态文明是中央执政理念,是国家发展理念,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有茅台酒的现在和未来。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之下,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茅台将进一步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大数据战略。茅台人正在通过真抓实干,一步一步“干起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大数据战略的积极倡导者、推进者。茅台愿与海内外的知名研究机构、行业同仁一道,为推动食品安全工程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守住这一关口。
最后,李保芳书记对到场的嘉宾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多来贵州,更多品尝茅台美酒的热情与醇香。
论坛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粮集团总工程师岳国君代表食品企业宣读了“食品企业诚信倡议书”,茅台集团作为倡议书发起单位之一,发出了“共筑中国食品安全坚固长城”的倡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许宁、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美国联邦政府食品药物管理局食品安全与营养应用中心研究员王功明、德国弗劳恩霍夫技术协会食品安全联盟主席博士Mark Bücking(马克·比金)、德国农业协会DLG食品培训中心主任Simone Schiller(塞门·席勒)女士、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PI和商业创新与就业部部长特派皇家环境科学院董事会成员、亚太食品安全中心执行董事Helen Darling(海伦·达宁)女士、硅谷中美技术交流中心博士刘金波、德国杜伊斯堡埃森东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Martin Heinberg(马丁·海因博格)先后在论坛发表主题演讲,350多名海内外专家、企业家、学者与会。
